腳踩晃板,頭頂8個碗,只見她微微彎腰,右腳發力,腳下板上的蘿卜刷一下“飛”進了頭頂的碗里……日前,在我市金旺家庭農場一片綠油油的蘿卜田前,“抖音達人”劉敏高難度的雜技表演吸引了不少直播間里的網友。“這水果蘿卜蠻好吃,我以前吃過。”“這蘿卜在哪兒買,想要。”……在劉敏的直播間里,除了嘖嘖贊嘆她高難度雜技動作的刷屏留言之外,作為道具的蘿卜也成功博得了網友的眼球。
“其實蘿卜才是這次直播的‘主角’。”為劉敏拍攝視頻的搭檔,正是她的老公吳旭龍。吳旭龍告訴記者,上個月他們幫農場拍了一個視頻,也是在這塊蘿卜地里,目前播放量超過100萬,點贊7萬多。“沒想到一個27秒長的雜技視頻,讓我的蘿卜名氣越來越響了。”農場主王小龍說,今年農場一共種了200畝蘿卜,除了自己固定銷售渠道,劉敏、吳旭龍這對“達人”夫婦也幫他增加了新的銷售渠道。“這段時間蘿卜每天都是幾十份訂單發往全國各地,銷量不用愁。”
吳旭龍是土生土長的如皋人,妻子劉敏則來自山東德州,今年是她嫁到如皋的第16個年頭。“我們玩抖音,完全是誤打誤撞。”吳旭龍說,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,徹底打亂了兩人原先從事婚慶行業的生活。“疫情期間,婚慶活動按下了暫停鍵,我們有了空余時間,就想著發抖音。”有了想法,但如何付諸行動卻難住了夫妻二人。“抖音上各種類型的博主有很多,我們也不知道拍什么視頻才能有流量,也很怕竹籃打水一場空。”束手無策之際,從小練過雜技的劉敏撿起了“老本行”。“嘗試著發了個晃板踢碗的視頻,沒想到第一個視頻就火了,點贊量達到27萬多。”首次嘗試就吃下了定心丸,劉敏夫婦便“摩拳擦掌”準備正式開啟新事業。他們從零開始,自學剪輯,一年下來發布的335條抖音獲贊總數達到了4872萬,粉絲量達到了338萬,在南通排名前列。
當不少抖音愛好者還在為流量發愁的時候,吳旭龍夫婦的賬號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,就有了不少忠實的粉絲,他們也已經開始用流量反哺鄉村。
幫助推銷蘿卜,并不是吳旭龍夫婦的首次嘗試。之前,他們還應邀走進了火龍果園、瓜蔞園等農莊果園,成功帶動了蔬果的銷量。如皋是著名的紅木雕刻之鄉。7月份,吳旭龍夫婦在蘇中紅木大世界里玩起了雜技,視頻上傳后又再次帶火了紅木制品的銷量。“在抖音上錄個小視頻,比花錢打廣告還要管用。”福瑞紅木老板程軍說,“當時他們在我店面口拍的,店牌上有手機號,那段時間電話被打爆了,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來詢價紅木制品。”
點開吳旭龍夫婦拍攝的短視頻,滿滿都是各種鄉村元素:老房子、田間小路、油菜地、菜攤等,拍攝地點也大多選擇在鄉村。“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,有著很濃厚的鄉土情緣,也想著能為鄉親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。”吳旭龍說,有時候在農村表演拍攝,觀看的人特別多,尤其是為許多留守老人帶去了歡樂,他們心里也有了滿滿的成就感。
在展現鄉村生活的同時,吳旭龍夫婦還義務做起了鄉村旅游的推介大使。每年7、8、9三個月是全國最美鄉村——平園池村最美的時節,千畝荷塘荷花盛開,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。在美麗的荷花池旁,夫婦二人拍攝的視頻依托強大的粉絲量,被全國各地的人點擊觀看。
“抖音里有個很火的‘張同學’,他用自己的視頻展現鄉村生活,助力鄉村振興,是我們的榜樣。”吳旭龍透露,接下來,他們還會繼續拍一些農村題材,后續會售賣一些家鄉的農特產品。“過去我們都是幫助推廣農產品,目前正在著手策劃組建自己的營銷帶貨團隊,希望能把更多的特色農產品推出去,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,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。”□融媒體記者許周欣